
大家下午好呀。今天配资查询网站官网,我们来聊一个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,也经常被国内小伙伴“吐槽”的话题——中!英!夹!杂!
估计很多留学生会有以下类似的经历:假期回国,和爸妈或者国内的朋友讲述着国外的学习生活:“我们下学期要交一篇3000字的Essay,上课还总要Presentation,时不时还有tutorial、seminar……真的好累。”话还没说完,其他人可能就一个白眼飞过来:“好好说中国话!老是蹦英文单词,是不是觉得自个儿洋气了?”天地良心!那一刻,你可能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。
网上关于#留学生爱说中英夹杂 的讨论也从未停止,甚至还有这样一段吐槽广为流传。有人觉得这是“精英感”作祟,是“不好好说话”的表现;但也有无数留学生大声疾呼:“不是我们想‘装’,是有些词真的找不到100%贴切的中文表达啊!”
那么,这到底是“凡尔赛”的托词,还是语言和文化碰撞下的真实困境?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,那些让我们“有口难言”的中英文表达~
01那些用中文怎么都表达不“对味”的英文
Presentation这个词留学生肯定不陌生,绝对是留学生的噩梦Top3。但你把它翻译成“演讲、报告”好像都不对味。presentation不仅是用嘴说,还包括展示这个视觉维度。它强调的是你如何清晰、有逻辑、有视觉辅助地“展示”你的研究成果或观点,并与观众互动。单说“报告”总感觉少了点被Deadline支配的恐惧和在全班面前社死的紧张感。
Date一看到这个词,可能你会说,这还不简单,不就是“约会”的意思吗?其实不然,中文的“约会”通常默认是恋人之间,不能像date那样广泛用于各种场合。比如,如果你跟某个人约会了一两次,但还没正式成为情侣,在英语里可以说:We went on a few dates. 这翻译成中文,如果说“我们约会了几次”听起来像情侣关系,和date的轻松感不一样;如果说“我们见了几次面”,听起来又太平淡了。
Brunch你以为Brunch就是单纯的“早午餐”的意思吗?当你的外国朋友在周五兴致勃勃地问你“Wanna do brunch this weekend?”时,他/她说的绝不仅仅是“在早上和中午之间吃顿饭”。Brunch是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社交仪式!
展开剩余61%Presentation这个词留学生肯定不陌生,绝对是留学生的噩梦Top3。但你把它翻译成“演讲、报告”好像都不对味。presentation不仅是用嘴说,还包括展示这个视觉维度。它强调的是你如何清晰、有逻辑、有视觉辅助地“展示”你的研究成果或观点,并与观众互动。单说“报告”总感觉少了点被Deadline支配的恐惧和在全班面前社死的紧张感。
Date一看到这个词,可能你会说,这还不简单,不就是“约会”的意思吗?其实不然,中文的“约会”通常默认是恋人之间,不能像date那样广泛用于各种场合。比如,如果你跟某个人约会了一两次,但还没正式成为情侣,在英语里可以说:We went on a few dates. 这翻译成中文,如果说“我们约会了几次”听起来像情侣关系,和date的轻松感不一样;如果说“我们见了几次面”,听起来又太平淡了。
Brunch你以为Brunch就是单纯的“早午餐”的意思吗?当你的外国朋友在周五兴致勃勃地问你“Wanna do brunch this weekend?”时,他/她说的绝不仅仅是“在早上和中午之间吃顿饭”。Brunch是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社交仪式!
除了这些生活化的词汇,那些专有的学术名词,想要翻译成中文就更是难上加难了。
02我发现英文翻译不出这些中文
当我们吐槽英文词不好翻的时候,很多中文里习以为常的表达,也同样能让外国友人挠破头皮。著名脱口秀演员张踩铃曾在英国留学数年,她在综艺节目中聊到,好些中文常用的词语,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表达。
辛苦了这绝对是中文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。你可能会翻译成:You worked hard. / Thanks for your hard work. 老外听起来像是在评价员工KPI,但在中文里,“辛苦了”这句话,简直是万能的。
孝顺这是一个深深植根于儒家文化的概念。你可能会翻译为:Filial piety / Be good to parents. 但这两个翻译都无法体现其深度。
撒娇这个词,让无数翻译家缴械投降。你可能会翻译:Act like a spoiled child / Be coquettish。但这些都只抓住了“撒娇”的某一个侧面。
心疼说到这个词,很多在海外学习生活过的同学可能会说,这还不简单,不就是feels sorry吗?但中文的心疼可是实打实真心疼啊!
辛苦了这绝对是中文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。你可能会翻译成:You worked hard. / Thanks for your hard work. 老外听起来像是在评价员工KPI,但在中文里,“辛苦了”这句话,简直是万能的。
孝顺这是一个深深植根于儒家文化的概念。你可能会翻译为:Filial piety / Be good to parents. 但这两个翻译都无法体现其深度。
撒娇这个词,让无数翻译家缴械投降。你可能会翻译:Act like a spoiled child / Be coquettish。但这些都只抓住了“撒娇”的某一个侧面。
心疼说到这个词,很多在海外学习生活过的同学可能会说,这还不简单,不就是feels sorry吗?但中文的心疼可是实打实真心疼啊!
03语言之间的“翻译墙”,该怎么打破?
其实,不管是难以中译英,还是英译中不对味,都是由于文化和历史的独特性、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词语的内涵与外延综合塑造的语言壁垒(language barrier)所导致的。面对这道“翻译墙”,我们该怎么办?
告别“逐字翻译”,学会略读扫读,不要纠结于某个词的中文意思。
掌握“同义替换”,建立自己的“同义替换”库。
根据上下文猜词,利用上下文理解意思。
告别“逐字翻译”,学会略读扫读,不要纠结于某个词的中文意思。
掌握“同义替换”,建立自己的“同义替换”库。
根据上下文猜词,利用上下文理解意思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“中英夹杂”这个现象有新的认识配资查询网站官网,也对你的雅思学习有所启发。最后,留个小话题:你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文/英文词或者表达是什么?快来评论区留言,看看能不能找到知音!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