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可能涉及剧透本地配资公司
文 / 斯嘉丽
改编自《跟踪》的《捕风追影》简直太成功了!
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对比的话,《捕风追影》绝对是对《跟踪》的全面致敬和再次新生。
也就是说,《捕风捉影》准确解答了一个问题:
如何把充满港风的电影,改到能完全适合大陆的审查制度,并且成为爆款。
1 《跟踪》当年的战绩
《跟踪》是银河印象的游乃海导演,2008 年,他凭借这部电影成为金像奖新晋导演。
在杜琪峰的监制下,电影充满了银河印象的特色宿命感和对男人本质的揭露。
故事核心讲的是跟踪小队与梁家辉率领的犯罪团伙之间的周旋。
当年徐子珊饰演的猪女,凭借这个角色终于打破了自己花瓶的口碑,一跃得到金像奖最佳新人。
这里提前透个底,徐子珊比张子枫演得好太多。
因为当年拍得太好,韩国买了版权翻拍。名叫《绝密跟踪》,主演是薛景求、郑雨盛和韩孝周。
韩孝周还凭借这部电影拿到青龙奖最佳女主角。
这部翻拍也非常好看,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冲。
2 《捕风追影》的改编亮点
银河印象的电影有个特点,它充满了香港浓厚的宿命感和市井味。
这两点其实都阻碍了它通过内地的审查制度,导致杜琪峰对此怨念很深。
而这个叫杨子的导演就很聪明了。
他把这两点都改良了。
首先他把地点放到了澳门,电影里应该出现的很多粗俗的台词就能顺理成章地切掉。
他把年代放到了现在,用高科技的 AI 与传统破案的碰撞替换了银河印象最喜欢的宿命感,非常清晰地传递了内地审查部门喜欢的正能量。
整个电影的主题已经完全变成了在新时代的变化里,老式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的思考,以及再延伸一点就是,解决问题的本质到底是形式,还是对事情本质的洞察。
这个主题的转换特别好,因为可以从各个方面展开拍,而不会触及到任何审查部门不喜欢的东西。
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香港电影一直以来无法突破的突破口在于,香港电影最喜欢围绕的主题,表现的东西,恰恰就是内地审查制度不喜欢的,你必须把本质改掉,才能真正在内地走上康庄大道。
比如说,像《智齿》这样的电影,就很难在内地上映。
可能这也是银河印象越来越难的原因。
当电影放弃这些香港电影的执念,保留形式上的爽和反转,立刻就能让内地人惊呼:
这是成龙大哥十年最好电影。
这个评价,确实是对的。
我虽然喜欢银河印象,也不得不承认,改编得漂亮。
我们其实只是想看好电影,我们并不执着必须在电影里看到银河印象固守的所有。
可能这部电影的内容也在告诉我们,有些形式,是该改一改了。
3 演技上的对比
《捕风追影》里成龙替代了原作中任达华的角色,文戏会差一点,但是成龙大哥的打戏弥补了这个遗憾,而且还给电影加分了。
我在电影院看了开头,就有一种果然了,这才是成龙大哥应该拍的电影,他终于找到好剧本了!
整体来看,真是异常成功。
正如看过的小伙伴说的,梁家辉的演技是全片高光。
无论是当年的《跟踪》,还是现在的《捕风追影》,你真的不得不佩服他,影帝就是影帝。
过了这么多年,自己演自己,依然让人觉得,他所有的表情都在说话。
我印象中似乎没有哪个香港演员在老年饰演年轻的自己演过的角色,依然这么出彩的先例。
如果你记得,请在评论区告诉我。
我就浅浅举个例子。
有一幕三人组在电梯狭路相逢。
梁家辉的台词是最少的,成龙的台词是最多的,张子枫的台词介于三人之间。
但是,梁家辉一直就是紧绷和防备的状态,而成龙的松弛感有点过,张子枫竟然有点置身事外的感觉,她竟然完全没有演出紧张的感觉。
每次镜头扫到梁家辉,他的所有的表情都在传递他内心的小九九,就连成龙跟张子枫走出电梯,他暗中观察的样子,只是一个镜头,就能看出他的阴狠和从未压下过的怀疑。
可以说,电影台词告诉我们,老人在强烈地想要给年轻人接棒,但是年轻人还没接上,不过,至少老年人依然能打。
只能说,我真的没想到 8 月的暑期档能有《捕风追影》这样的优质黑马,绝对是票房要爆一波的节奏。今年最成功的翻拍电影之一!强烈建议北上的香港导演集体学习一下,大家把以前经典的电影都买来翻拍一下我是绝对不介意的!
2025 年 8 月 18 日
于香港本地配资公司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